睡前儀式能有效幫助寶寶睡眠安穩並提升品質
對寶貝的身心與安全感也能得到極大的滿足唷!
最近很多媽媽私訊問我睡前儀式的相關問題和做法
所以就乾脆統一用文章分享吧!
先聲明,睡前儀式並不是百歲的專利,也不是什麼規格化的模式
睡前儀式是孩子與母親最親密的時光!!! (背起來嘿
今天會提到睡前儀式的
1.什麼是睡前儀式?
2.睡前儀式的好處
3.每個月齡的睡前儀式參考
4.睡前儀式進行的時機
5.睡前儀式要進行多久?
1.什麼是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不是什麼巫術啦
顧名思義是寶寶在遊戲時間與上床睡覺之間的轉換儀式
幫助寶寶脫離遊戲時間的興奮狀態
緩和寶寶情緒,並可以穩定的進入睡眠模式
一定有印象的是
每個媽媽在睡覺時間快到的時候
就會對著孩子喊:該睡覺搂! 該上床睡覺瞜!
但是孩子始終興奮不肯乖乖就寢
是孩子頑皮嗎?
每個孩子個性不同,可能是
但是更有可能的是你沒有提供一個讓他切換模式的橋樑。
【而這個橋梁就是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名詞很正式
但是其實就是讓孩子從事一些靜態的活動
睡前故事就是最經典的了!
溫柔的睡前故事可以讓孩子慢慢安靜下來
然後乖乖地躺好睡覺
2.睡前儀式的好處?
-->增加親子相處時光並提升相處品質
當你專心地和孩子說故事、唱歌、聊天時
沒有電視、手機、外人、玩具等外界干擾
你和孩子將會是一對一的溫馨交流
-->幫助孩子建立更安穩的睡眠品質
3.每個月齡的睡前儀式參考
0~6個月的寶寶
清醒時間通常為1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含喝奶)
前三個月提早15分鐘開始,越大的寶寶如果遊戲時間因為會翻身了玩得比較興奮的話
睡前儀式的時間可以再拉長
7~12個月的寶寶
開始會有自己的意識和主見
所以會發現有時候睡覺時間到了,卻抗議不肯就寢
這時候睡前儀式就該提早半小時開始
為什麼提早這麼多?
這階段的寶寶開始會爬會站甚至會走
遊戲時間當然體力消耗快,但是情緒也比較高亢
如果在情緒尚未平復就趕著孩子去睡覺的話,被抗議是預料之中的
因此,可以把睡前故事、一起唱搖籃曲放在睡前儀式中
等於將靜態的遊戲作為遊戲時間結束的尾聲
慢慢讓孩子情緒緩和下來
這時再讓孩子睡覺就會容易許多。
另外習慣哄睡的寶寶更需要 時間長的睡前儀式
睡前儀式可以幫助哄睡寶寶更容易進入睡前狀態
才不會哄了半小時還一直哭鬧不肯睡覺
非常習慣哄睡的寶寶可以提早半小時進行
看到寶寶呵欠、揉眼、搖頭時就可以開始進行哄睡
你會發現有睡前儀式的寶寶會比較好哄睡唷!
久了寶寶也較穩定,甚至會慢慢傾向自行入睡
4.睡前儀式進行的時機
睡前儀式的前提,請保持:吃 玩 睡的循環
吃玩睡的好處,能確定寶寶吃得夠飽、玩得夠累
這樣就能讓寶寶小睡時睡得夠安穩
也能讓寶寶吃完之後,讓胃消化、休息之後再睡覺
(關於吃玩睡的好處會再下篇加深討論)
遊戲時間即將結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睡前儀式了
不知道寶寶何時結束遊戲時間怎麼辦?
你可以觀察寶寶想睡覺的動作:揉眼、搖頭、呵欠(集滿三個就可送上床)、開始不耐、小聲哭鬧討抱
出現以上動作時就可以進行睡前儀式摟!
5.睡前儀式要進行多久?
睡前儀式時間要多長,依每個寶寶狀況而定
習慣哄睡的寶寶、剛開始練習自行入睡的寶寶時間較長(20~30分鐘)
有規律作息、會自行入睡的寶寶 較短(15~5分鐘) = 有時候偷懶就親我兒子兩下而已
另外月齡越大的孩子還有當時遊戲時間玩得多瘋都會影響睡前儀式的長短唷!
如果不知道怎麼抓時間的話,可以先觀察寶寶何時出現想睡的動作為基準點就很好抓瞜!
以上,睡前儀式不管是何種育兒出生的寶貝都適用的
因為睡前儀式是照顧者(媽咪)和孩子最溫馨親密的時光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