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兩個月半走來我一直在思考
是真的有高需求寶寶的存在,還是我們把寶寶的需求放大了?
或者
是真的有天生高需求寶寶,還是因為照顧者的照顧習慣養成了高需求寶寶?
這兩個問題對於新手媽媽大戰高需求寶寶的時候
應該是天殺的沒時間去想吧哈哈哈
到底寶寶哭了要不要哄,要不要抱,要不要現身拯救?
陪小寶(根本是交戰吧)兩個半月
只能說,我真的不是親密育兒派的擁載者
(儘管大部分的人都說高需求寶寶就是適合親密育兒派)
老人家或是我們的印象:孩子哭了就要趕快安慰,放著孩子哭會讓他有陰影、沒有安全感、影響未來的人格發展
但是小寶這兩個月半以來,我只有剛開始不熟悉的時候一直抱跟哄
後來養成規律作息還有了解他哭泣的每一道涵義後
小寶就不再需要人家24小時抱著
反而只要醒著就會自己獨玩,在小床玩音樂鈴、看黑白卡
如果有人跟他說說話,他會馬上充滿笑臉的回應,
而且會安估安估,興奮地想要與大人交談
除非累了才會小聲地哭泣告訴我該帶他去睡覺了
(睡覺還是需要哄睡,長輩的壞習慣真的擺脫不了啊)
不是說給寶寶多一點的愛與安全感不好
而是正視寶寶當下的需求給予正確且適當的回應
與寶寶培養默契以及建立完全的信任感
我還沒有拜讀過百歲相關的書籍,所以不了解推崇的育兒方法是不是真的CRY IT OUT
但我很贊同超級嬰兒通作者崔西的想法--了解寶寶的哭泣
請相信寶寶是獨立的個體,他是小人,也是人類的一種啊!!!
儘管他在妳懷孕照超音波的時候看起來很像外星人
但他剛來到世上,不會任何我們所知悉的語言
嬰兒唯一能表達的就是哭泣
所以不要害怕寶寶哭,請把他當作是寶寶"正在"與你交談、溝通、表達
只要你細心體會、用心觀察就會發現
寶寶的哭泣會依照需求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哭聲
(首先要有非常規律地喝奶時間及作息唷。如何訓練規律作息文章先欠著哈哈)
短而急促--可能是肚子餓了
明明是大哭的臉卻沒有哭聲--可能是腸絞痛或肚子脹氣
小聲啼哭,如果你抱著他,會邊哭邊用臉摩擦你的衣服----可能是想睡了
不滿的哭泣搭配扭動下半身--告訴你該換尿布了
明明玩得很開心,但是慢慢或突然哭泣---他覺得無聊想玩別的,或是他累了求你快讓他睡覺了
這是我對小寶觀察後歸納的寶寶語言
(關於嬰兒哭泣與肢體表達的涵義,在超級嬰兒通裡有更詳細的解釋)
所以當小寶哭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反應不是去哄也不是馬上抱起來
而是停20秒去推測哭的原因為何? 是要馬上做處理,還是可以延遲回應?
可能是後來跟小寶培養出了默契
他已經完全擺脫剛從月子中心回來的那可怕形象
【只要離開我的懷抱,他一定立刻馬上立馬大哭】
因為他知道照顧者了解他的需求而且可以完全正確的回應(小寶整個龍心大悅啊)
所以當寶寶哭的時候請先跟過馬路一樣停看聽
打個比方好了,
如果今天寶寶大便了,濕濕又臭臭的尿布讓他很不舒服,
你覺得馬上抱起來安撫有效,還是趕快換尿布讓他乾爽有效呢?
(我們女人月經來,有可能不換阿綿只要男友抱抱嗎)
另外我更贊同不要老是因為聽到寶寶哭很緊張就塞奶嘴安撫
記住,我們既然已經知道寶寶哭泣是一種語言了
那你怎麼可以在他"說話"的時候塞奶嘴讓他閉嘴呢?
就像你失戀跟好姊妹訴苦,他如果突然用奶嘴堵住你的嘴巴告訴你:乖乖嘔~乖乖嘔
你會不會很想扁他?
不過我也贊成安撫奶嘴的使用及好處,但是前提必須有限度的使用
當寶寶會吃手以後就可以慢慢減少使用的時間了
剩下的就是高需求寶寶所以要的MORE&MORE&MORE&MORE的安全感了
不過怎麼解決留下次說吧哈哈(明明就是懶)
總結就像標題一樣
儘管天下的媽媽都偉大
但真的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其他照顧者亦同)
不要認為寶寶時時刻刻都需要你"滿滿的愛"
記得給予適當的愛,是親密的愛,但是過多的愛,則會變成溺愛
可能因為把小寶的哭聲當作他在跟我說話
所以他滿月沒多久就很喜歡跟我聊天老是說一堆外星語
等到開始會說安估之後更沒完沒了,
連婆婆都說沒看過小孩這麼小這麼愛說話的
相信
只要用對的方式去愛去照顧的話
高需求寶寶也可以很獨立很開朗很有安全感的噢!
PS.不過關於高需求寶寶白天淺眠還有難以自行入睡的問題我還是依然卡關超級無敵嚴重啊
卡關的原因無他,一切都是婆婆愛孫的關係啊唉等下周搬到台中家裡沒大人時候
再來好好分享練習過程和成果吧!
(我不喜歡訓練兩個字,我喜歡用練習這個詞,因為關於寶寶的一切都是父母和寶寶一起磨合、培養默契的成果)